Saturday, September 15, 2007

不可輕視人體的棟樑

中醫給人的印象常是把脈、執藥、煲藥,其實這只是其中一部分,這個暑假所見,才知道骨科和經絡的重要性。

一個人頭痛,可能是顱骨綳緊了,也可能是頸椎錯位,鬆了顱骨或是移了頸椎,痛楚可能立即解除。有病人小腦脹大,原來是環椎移位,影響小腦供血的代償性發展;小朋友左腿屈伸不利,原來是肺經塞了,針右手大拇指甲旁的少商穴,不用食藥而病除。

我自己手腕痛了一段長時間,原來是頸椎壓住了尺神經,鬆了頸椎,手腕登時不痛。

一身的骨頭,全靠筋腱和肌肉固定位置,平日姿勢不正確,綳緊了的肌肉常把骨頭拉到不當的位置;或者意外受傷,也會令骨骼移位,壓住神經和血管,造成痛楚或其他毛病。如果不小心,沒把問題搞清楚而胡亂下藥,既治不好,也耽誤了病人醫治的時間。


即使是石頭,經過風吹日曬,日久也會變形和折斷

Thursday, September 06, 2007

還水果一個公道

不少病人投訴,吃了很多水果仍然無大便。一般人不留意,這句說話其實隱含了一個錯誤的假設︰吃了水果一定有大便。

水果的纖維有助大便排出,可是吃水果並不是有大便的充分原因,也不是必然的因素,很多人都有誤解。不是充分原因,例如中氣不足的人,腸道蠕動無力,吃多多水果也無補於事;也非必然因素,因為體內氣機運行暢順之人,即使不吃水果,大便並無障礙。

更準確的說法應是︰水果是美味的食物,含糖份、維他命和纖維質,可以常常食,但要因應體質,不能過量,以免帶來壞影響,例如因為進食寒涼太過,而影響了消化系統的運作。

至於大便難,主要有兩種情況︰一為氣弱,二為津液不足。前者吃水果並無幫助,要補氣以達到利大便的目的;後者吃水果也許有幫助,因為補充了水份,也增加了幫助腸道蠕動的纖維質,但卻不是唯一的方法,很多食物也有類似的作用,如進食蔬菜也可增加纖維質,吃芝麻糊和火麻仁等有潤腸作用,也有助大便排出。

下次沒有大便時,不必忙著找水果,也可試試其他方法。水果並不是萬靈藥。

Sunday, September 02, 2007

開學了

二年級開學了,心情有點複雜,既驚又喜。喜的是又向成為中醫邁進了一步;驚的是新學年開始,又要面對繁重的課業。

課堂的學習方法,能否訓練出良好的中醫,至今未能下定論,回想自己讀了一年,好像記得的不多,中醫的前景,有點令人心寒。

這樣說好像太自大了。回顧歷史,二千年前,張仲景慨嘆庸醫誤人,其家族於疫病流行時死了六至七成人,於是發奮博采群方,著成傷寒雜病論;一千年前,宋朝政府注重衛生和健康,設有專門的藥局,人民可以按行之有效的方執藥治病,一般醫生都不敢逾越政府定下的方法,偏於溫補,辨證名存實亡,結果催生了金元四大家的出現,他們敢於挑戰權威,提出自己的觀點,其影響流傳至今。

又過了一千年,西醫發展如日方中,中醫退守邊陲,情況不樂觀。可是誰知道呢,只要不斷有好醫生出現,能治好病的法門,一定有其存在的價值,而生生不息。

年紀大了,常常喜歡回顧,也許生怕很快就忘了當下的想法。要快快寫下一年來的體會。

雨後的彩虹,要好好把握才能看見。